高鐵是刺激內需的重要動力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2-4-13
上一條:原材料:從宏觀經濟數據看后期鋼材走勢
下一條:不銹鋼彩色花紋板的工藝流程
【慧聰機械工業網】據媒體報道,深圳高鐵2012年4月1日直通湘鄂,大大縮短了深圳到達長沙、武漢等地的時間,從深圳乘坐高鐵去武漢快僅需4小時11分、到長沙南快2小時50分到達,這對于促進沿線城市的旅游等消費性需求大有裨益。
從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看,中國應大力發展高鐵產業,以此來拉動消費,刺激內需,促進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高鐵是刺激以消費為主導
內需的重要動力
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方向是主要依靠以消費為主導的內需,這是由世界經濟形勢以及中國國內經濟形勢所決定的。中國經濟向依靠內需為主發展模式的轉變,需要加強城市間或地區間的聯系,而高鐵在這方面的作用顯而易見,高鐵的發展對于促進中國內需擴張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新供給主義認為,在大國體制條件下,在物理性技術以及管理性技術不斷引進的基礎上,主要依靠市場要素的內部循環,該國經濟能夠持續性地增長,其經濟規模以及經濟運行質量會呈穩態上升趨勢,而高鐵的發展能夠加速該國人流、物流運行的速度,從而進一步提高該國內部市場活力及其運行效率。
從外部環境看,中國外貿發展環境不容樂觀,繼續大量依靠出口拉動經濟增長難以持續。從世界貿易組織公布的相關數據可以看到這點。從2002至2010年,中國共遭受貿易摩擦814起,其中反傾銷調查542起,反補貼調查43起,保障措施145起,特保措施84起。到2012年,中國已經連續十幾年成為遭遇貿易摩擦多的國家。從發展趨勢看,中國出口受到主要貿易國抑制的情況會長期存在,中國出口需求要保持過去的高增長、繼續依靠大量出口拉動經濟增長比較困難。
歐洲經濟受主權債務危機以及新的經濟增長點缺乏等因素影響,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難以出現強勁增長,其進口需求會相應減少,這相當于一種自然因素,中國的出口會因此受到影響。再者,中國出口還受到外部人為因素影響,即歐美刺激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策略是擴大其出口、抑制進口,這對中國出口需求形成人為抑制因素,前面提到的中國遭遇諸多國際貿易摩擦便是佐證。
此外,中國出口增長還受到勞動力成本以及其他成本增加的壓力,出口產品競爭優勢也會因此受到較大影響。2012年1月、2月中國物價上漲勢頭有所扭轉,就在人們認為中國通脹形勢好轉的時候,3月的數據又讓人捏了一把汗。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2年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3.6%,其中,食品價格上漲7.5%。實際上,中國通脹水平并沒有之前一些人預期的那么樂觀,中國未來的通脹形勢依然相當嚴峻。居民消費物價的上漲,自然會帶動勞動力成本上升,這對長期依靠低勞動力成本的出口而言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