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智能化水平是肉制品食品機械發展的重要課題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7-1-12 8:42:08
上一條:干燥設備需要提高節能降耗的能力
下一條:食品機械-企業發展贏在細節管理
【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據預測,2020年國內肉類食品消費量是1億噸,但根據目前國內產能,2020年國內整體生產量僅為9000萬噸,因此還會出現1000萬噸的缺口。因此,業內人士分析:當前影響我國肉類食品消費主要因素之一是食品裝備技術落后,缺乏工藝改進和新產品開發的技術力量。
肉類食品消費缺口的出現不僅表明了我國肉類食品產業發展后勁不足,更表明了我國肉類食品裝備產業發展過程中的諸多問題。
縱觀我國肉類機械產業發展歷程的問題,我們可簡單歸結為以下幾點:一、產品研發投入不足。二、肉類加工設備企業規模偏中小型化,很難制造出精品設備三、加工設備落后,產業鏈配套不足。
目前全國具有一定規模和行業影響力的肉類機械企業不到一百家,國產肉類加工機械已經呈現出專業化、系列化、標準化、安全節能等特點,可基本滿足各類用戶不同層次、多樣化的需求。
在肉類機械方面,在發展過程中,一些明顯的弊端出現使我們不得不靜下心來為中國肉類機械產業的未來做冷思考。盡管如此,我國近年來在肉類食品準備產業收獲頗豐的事實也為中國食品工業注入了一味強心劑。
現在,在中國食品裝備行業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智能裝備、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面向未來的通用技術正在深刻影響食品裝備行業的發展格局和方向。肉類機械想要擺脫發展過長的種種弊端就必須緊隨市場趨勢、改變發展策略、擺正發展方向。
眾所周知,在肉品加工過程中,既要保證食品本身的品質,又要保證產出的數量,同時更要滿足嚴格的衛生標準和包裝、外觀等一系列苛刻要求對于肉類機械來說是一個難題。但作為先進自動化技術的代表,機器人的出現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使食品企業在保障生產與控制成本之間找到了良好的平衡點。
由于對加工流程和工藝有著更高要求,相對于食品工業其他細分領域,類機械的自動化程度仍舊較低。因此,目前提高產業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將成為我國肉類機械企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穗華機械摘編】
2017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