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良機械拉動肉制品產業升級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9-10-30
上一條:探討全球包裝及食品機械發展新趨勢
下一條:中國成為世界裝備制造強國 還需哪些努力
根據中國肉類協會公布的數據,2008年中國肉類總產量達7268萬噸,占世界肉食總產量的28%以上。近年來,國內一批肉類加工企業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裝備,使我國肉類加工業的整體技術裝備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提高了肉類產品的品質和安全,優化豐富了品種結構,推動了肉類產業結構升級。
雖然如此,中國肉類企業的技術水平尚未達到歐洲和世界的普遍水平。中國對外出口的產品主要是初加工產品,深加工產品還沒有達到精深加工的水平,眾多傳統的中式產品因工藝與技術問題,無法實現工業化生產,所以中國還不是肉類生產強國。
河南眾品食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獻福也表示,從技術裝備來看,目前我國肉類加工企業大多規模偏小,設備簡陋。
國產設備仍須繼續努力
伴隨著中國肉類行業的不斷發展,中國肉類加工機械制造業發展很快。中國的肉類加工機械已從大批量進口轉變為大批量出口。出口設備也從簡單、小型擴展到了復雜、大型,甚至還進入了肉類機械先進的德國市場。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畜禽屠宰加工行業裝備制造業研發支持力度,形成了大批國產化屠宰加工技術和裝備,其中主要包括真空采血裝置、自動控溫(生豬)蒸汽燙毛隧道、高效脫毛技術及設備、履帶式U型打毛機、自動定位精確劈半機等。這些技術與裝備提高了屠宰生產的自動化與現代化程度和國產化率,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國外技術壟斷。